中西雕塑設計的異同
發布作者:admin 發布日期:2017-02-28 14:55
雕塑藝術是人類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態,是中西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在古代還是近代,雕塑的創造都體現著時代的文化精神,是人類主動的創造行為。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西方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哲學思想的不同以及地理環境的差別使得雕塑藝術很多方面體現出迥然不同的美學內涵。
異:在中國, “善”體現的是中國的“德”,是倫理性,而“真”體現的是西方雕塑的科學性與知識性。基于倫理性的要求,所以中國的雕塑設計很少出現裸體的人體雕塑。基于寫真和科學性的要求,西方的人像雕塑設計自古希臘以來就以人體為主,西方的雕塑注重形體的比例、結構、神態、轉折,而中國古代雕塑強調神、氣,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中國古代雕塑注重表現對象內在氣質的特征,而西方傳統雕塑注重對外在形體的精細研究,形成了中西雕塑意向造型與模擬造型兩種不同的方式。
同:“美”是中西雕塑的共同追求,如古希臘女神雕像蘊含著"和悅靜穆"之美,中國古代仕女畫也給人"和悅靜穆"的美感。但這卻是兩種在精神內涵上大異其旨的美:一為追求"和諧"的自由生命力的迸射,一為追求"中和"的男權等級制度的投影。又或許中西方雕塑它們的共同點就是都是以宗教或神靈為主題而進行的,早期的西方雕塑,其主旨雖然說是以人物為主,但其實還是以"神"的形象為主。中國封建社會早期還是有原始雕塑的影子,其形態大多以神,獸為主,沒有特別固定的形式。
上一篇:雕塑專業知識 下一篇:雕塑與繪畫的特點與差異